为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科技创新和科学普及的重要论述,探索农科教协同开展技术服务新机制,强化啤酒大麦产量与质量协同技术推广,促进我省大麦产业的健康发展,推动乡村振兴,2022年10月22日上午,2022年农业重大技术—啤酒大麦产量与质量技术协同推广计划项目启动与培训会在盐城工学院西伏河产学研创新中心举行。江苏省农业农村厅科教处负责人、项目主持单位扬州大学,项目参与单位江苏沿海地区农科所、盐城工学院、盐城市作物栽培指导站、相关市县农技推广站、以及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单位八十余人参加会议。
盐城工学院党委常委副校长王资生教授代表会议承办单位致辞。王校长介绍了盐城工学院在人才培养、科技创新和社会服务优势特色及坚持扎根地方办学、服务地方经济发展所作出的贡献。王校长指出啤酒大麦产量与质量协同技术推广计划项目的实施,将进一步促进啤酒大麦科研、教学、推广和啤酒大麦原料生产经营主体之间,牵头单位与农业行政部门之间有机结合,实现科研与教学单位协同、科研与推广单位协同、院校与地方协同、农科教和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协同及产业链各环节协同,保障我省优质啤酒大麦品种及其高效安全生产技术示范与推广工作的稳稳落地。

扬州大学科技处副处长沈辉教授代表项目承担单位发言。沈处长指出,扬州大学作为项目承担单位,一定按照要求切实履行好法人单位职责,做好项目的组织管理工作,为项目保驾护航,保证项目的顺利实施。

会上,江苏省农业农村厅科教处姜雪忠处长结合我省啤酒大麦产业与科技的脱节问题,技术的供给与科技需求问题,农业科技人才严重不足问题,对项目的实施提出了三点指导意见。一是通过项目实施探索啤酒大麦特色产业的协同,做好单位之间协同的同时,做好品种选育、栽培生产、加工贮藏、啤酒酿造等全产业链协同。二是加强啤酒大麦技术协同,在现有品种基础上,从精量播种、施肥、化控等各做好技术服务。三是重视人才队伍建设,培养新型经营农业经营主体成为技术骨干,扩充啤酒大麦队伍,传播啤酒大麦生产技术,成一批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最后,姜处长还为盐城工学院、江苏沿海地区农科所等6家单位“啤酒大麦产量与质量协同推广专家指导站”授牌。


会议期间,项目首席、江苏省啤酒大麦行业协会理事长,扬州大学许如根教授汇报了啤酒大麦产量与质量协同技术项目实施计划。许教授指出农业重大技术—啤酒大麦产量与质量技术协同推广计划的实施思路是选用江苏主体推广的优质高产啤酒大麦品种,以其配套发布的江苏省地方标准为基础,开展优质啤酒大麦种子生产与供应,提高啤酒大麦原料的纯度;因地制宜地集成优质啤酒大麦高效安全生产技术;以啤酒大麦生产基地为依托,开展啤酒大麦品种及其高效安全生产技术的示范,通过现场观摩、技术培训及媒体宣传等手段,发挥高校和科研单位的优势,加大品种及重大技术的示范辐射及啤酒大麦协同推广体系建设;充分发挥市、县、乡镇联动推广体系的优势,保障辐射区种子供给及技术服务,确保啤酒大麦种到哪里,品种及重大技术服务到哪里。对啤酒大麦生产实行规模化及五统一管理,保证啤酒大麦产量与质量。

农业重大技术协同推广计划是农业农村部2018年开始试点实施,旨在推广一批农业优质绿色高效技术,完善“农业科研试验基地+区域示范展示基地+基层农技推广站点+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链条式技术推广服务模式。培优培强一批农业优势特色产业。